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共享平台

厄鲁特部落

服饰

       厄鲁特部是卫拉特四万户之一绰罗斯及其分支准噶尔、杜尔伯特的统称。现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。厄鲁特男子在早冬穿吊面皮袍,开衩,扎腰带。冬季戴圆顶毡帽,夏季戴尤登帽或用白绸、白毛巾扎头。厄鲁特妇女穿长袍,不开衩,衣边有各种图案的绣花边或金银丝缝边。未婚女子扎腰带,已婚女子不扎腰带。在蒙古袍外套长坎肩。坎肩左右两侧垂挂白、红、黄、绿、蓝五彩方丝巾,代表乳汁、火种、宗教、绿地、长生天。厄鲁特蒙古族妇女佩戴发套,发套用黑色大绒制成,宽约12厘米,长短因人而异,其上绣有精美的吉祥图案,末端装饰着白银和黑丝线做成的长穗。

厄鲁特坎肩别具特色,蒙语称“色格德格”。肩部捏褶形成翘肩,形似鞍鞒,镶边儿较宽。妇女在长坎肩左、右两侧,垂挂蓝、红、绿、白、黄五色绸巾,以示对蓝天、绿地、红火、白食和黄教的推崇。绸巾下角绣有蝴蝶图案,在行走时绣蝶犹在翻飞,预示额鲁特妇女崇尚自然、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愿望。额鲁特男子坎肩肩部较宽,征战时具有护肩作用。翘尖牛皮靴便于在草地、山地行走。

饮食

       蒙古族的饮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以乳、肉、米(稷子米)为主,兼用其他粮豆、蔬菜和野果。巴尔虎、厄鲁特、布里亚特蒙古原本都是贝加尔湖周围的部,饮食习俗大同小异,主要是肉食、乳制品,以粮为辅,其早餐必以奶茶为主。而农区迁来的蒙古族则以五谷杂粮、蔬菜为主,乳肉为辅。

食口有黄酥油、白酥油、奶皮子、奶酪等,饮料有奶茶、酸奶和奶酒。

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人,只有到晚上放牧归来,才能吃一餐晚饭,因而他们平日的饮食习惯,则习惯于"三茶一饭"。早上、中午只吃茶,饮用用碎砖茶如牛奶烧煮的"奶茶",乳和乳制品,称为"早茶"和"午茶"。同时也吃些炒米、奶饼、手扒肉一类的点心。晚餐以牛羊肉为主食,为帮助消化,至临睡前需再喝一次奶茶。至于中、老年男子,喝茶的次数就更多。

住行

       厄鲁特蒙古人的传统住房是毡房,俗称蒙古包,蒙古语称“格日”。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,呈圆形尖顶。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。古时称作“穹庐”“毡包”。主要由木制支架和围毡组成。

       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。役畜以马牛和骆驼为主,车辆为勒勒车。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。马,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凡是放牧、探亲访友、出外办事都需乘马。蒙古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,而且极耐粗放饲养,以忍苦耐劳著称。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。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。古代童叟均以马代步。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,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蒙古人熟识马性,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。

       勒勒车,古称“辘轳车”、“罗罗车”、“牛牛车”、“杭盖车”等,是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。这种车的轮子较高,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、五。轴轮多是用桦、榆、硬杂木而制成,车辕较长,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。它可以拉水、搬运蒙古包、运燃料、用于婚丧嫁娶,适应于草原、沙漠上通行。

婚礼

       蒙古族传统婚礼是一部完整的、有情节、有故事的套曲,它不仅是一部诗剧,也是一部史话、一部传说。它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。旧时蒙古族婚嫁礼节繁多,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婚姻习俗在逐渐改变,也有部分青年仍保持着浓浓的民族特色,婚礼仪程仍按婚姻习俗进行,但逐步向简朴的方向发展。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。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,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,腰扎彩带,头戴圆顶红缨帽,脚蹬高筒皮靴,佩带弓箭。伴郎、祝颂人,也穿上节日盛装。一同骑上马,携带彩车和礼品,前往女家娶亲。娶亲者至女家,先绕蒙古包一周,并向女家敬献一只“碰门羊”和其他的礼物。然后,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、美酒,向新娘的父母、长亲逐一敬酒,行跪拜礼。礼毕,娶亲者入席就餐。晚上,又摆设羊五叉宴席,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。次日清晨,娶亲者起程时,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。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。然后,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。

节庆

       查干萨日  自古以来,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、吉祥之色,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,故称春节为查干萨日,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,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,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。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。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,就非常重视过查干萨日。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、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,以待来访之客。节日期间,牧民穿着节日服饰,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、哈达,骑马、骆驼走亲访友相互拜年。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。断断续续直到月底,此习俗保留至今。

       那达慕  意为“娱乐”之意,为传统集会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多在草场好、牲畜肥壮之年的夏、秋季举行。“那达慕”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、摔跤,令人赞赏的射箭,有争强斗胜的棋艺,有引人入胜的歌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举办的那达幕增添了文艺演出,电影放映,文体表演。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,同时保留了传统的体育项目,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牧民生活富裕,个人举办的那达慕屡见不鲜。

       敖包  蒙语“敖包”意即石堆,通常在行人经过较多的大路旁,是蒙古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祈祷、祭祀的场所。祭敖包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祈福活动。人们常常到敖包祈祷、还愿,病愈的人则在敖包上留一件患病时旧物,表明是敖包神压服了病魔。有的敖包兼有路标或界标的作用。路过敖包的人一般均下马下车,按顺时针方向绕着敖包走三圈,并在上面添加石块,同时祈祷许愿。日积月累,有的敖包可高达数米,底基周围可达十余米。每年在指定的季节,四方牧民会集敖包,焚香叩拜,献哈达,挂彩旗,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。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。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,又是一种娱乐活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敖包集会被迫停止。80年代后期,逐步恢复。如今不但保留传统项目,还增加赛歌、放电影、录像、物资交流等内容。

       篝火晚会 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。相传在远古时代,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,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,还可以驱吓野兽,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。于是,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。后来,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,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,傍晚,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,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,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,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,就形成了篝火晚会。

丧葬

       蒙古族丧葬仪式极简,最传统之葬法有二种,即野葬与火葬,多行火葬。凡是死者尸体先移至临时搭设房屋后请一,二名喇嘛一边念经,一边寻找合适的丧葬地方,并选一个丧葬方式,如果火葬把死者尸体送到预定地处,堆集柴木,上面放尸体进行火化等尸体焚毁后,拣出剩骨盛入小布包或小木箱,埋在土内,野葬时即脱去死者衣服,盛入白布袋,用驼、马等驮之,送到原定地处委弃即可,这样方式很少。

禁忌

       蒙古族讳忌较多。解放以后,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,一些讳忌已逐步消失和改变。

       做客禁忌  进蒙古包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,而要挂在马鞍上或立放于门外。进包要从图拉嘎左侧走,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,东侧是主人起居处,尽量不坐。如主人家有老人,不能从其前面走过,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。入坐时要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。进包后可席地而坐,不必脱鞋,不要坐在门槛上。敬老:青壮年与老人见时,不许衣帽不整,敞怀绾袖,不许醉酒。进蒙古包拜见老人要屈膝问安。不许在老人面前通过,不许坐其上位,不许坐卧失态或伸懒腰、打哈欠、打饱嗝、放屁等。在野外骑马或乘车遇见老人要下车、下马请安问好,得到允许后再走开。与老人骑马同行时必要老人行右侧,马头不许超前。如途中分路,须先行请示,准许后下马等老人走后方能乘马上路。若与老人同到人家,先接老人的马,拴好,并先去开门。老人进包未坐以前,须先铺好褥垫,双手捧碗端茶敬酒。如老人回赏酒时,要用双手接过酒杯,用中指沾酒抹在脑门上再将酒杯奉还。不能同老人一起用酒,也不能在旁平坐。老人互相谈话时,不要接话,称呼老人要称“您”,不许以“你”相称或直呼其名。火忌  蒙古族崇拜火,火神和灶神。所以,进入蒙古包后,忌在图拉嘎上烤脚,更不许在图拉嘎旁烤靴子和鞋:不得跨越图拉嘎或脚蹬图拉嘎: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,摔东西,扔脏物: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。

       水忌  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,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,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。

       疫忌  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,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,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,相当于挂出了“闲人免进”的牌子,以示患者不待客。

       产忌  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,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,生男孩挂弓箭,生女孩挂红布条,客人见此止步。

祭祀

       蒙古族向有祭天、祭山、祭祖、祭火、祭敖包、祭石、祭河、祭湖、祭树等习俗,比较注重的是祭火、祭山、祭敖包。

       祭天  祭天是蒙古人古老传统之一。每年的大年初一日出前,家里长者领所有男女老幼到庭院中央,在招徕桶(Dalalgan solag)里装满新灰,插上三颗香。长者领头先朝日升方向开始磕头。接着,磕头四面八方。回到屋里,将酒肉食物的德吉敬献给图拉嘎中的火。还有,到农历九月九日,请孛额(萨满)祭天。基本程序也与大年初一相同。

       祭火  蒙古人的牧民、猎民十分崇拜火,蒙古族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,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。祭火分年祭、月祭。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,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、白酒、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,感谢火神爷的庇佑,祈祷来年人畜两旺、五谷丰登、吉祥如意。月祭常在每月初一、初二举行。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,如不能向火中泼水,不能用刀、棍在火中乱捣,不能向火中吐痰等 。

       祭水  祭水是蒙古人传统的自然崇拜之一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,到离家不远的河水(小溪)边,选择一个水深处,宰羊,煮肉。请邻近亲朋好友,大家一起向所祭水磕头,撒奠之后,要喝酒、吃肉。之后,将吃剩的骨头扔进水里。称“祭祀龙王”。有的地方受汉文化影响,把水祭改称“老爷祭”。

       祖先祭  祖先祭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之一。《蒙古秘史》称“也客薛 合扎鲁 亦捏鲁”。这种习俗沿袭到如今。每年到清明扫墓或除夕夜,蒙古人都要为祖先亡灵撒奠酒肉、布条。并向他们祈祷心愿。

       祭敖包  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,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。

       敖包是石堆的意思。即在地面开阔、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,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,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。

       届时,供祭熟牛羊肉,主持人致祷告词,男女老少膜拜祈祷,祈求风调雨顺、人畜平安。祭祀仪式结束后,常举行赛马、射箭、摔跤等竞技活动。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,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。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,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。

在线客服

服务热线

400-0475-866
0475-8505888

了解服饰文化

定制部落服饰

获取更多资料

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