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共享平台

四子部落

服饰

       四子部男女均分冬装和夏装。女性服装多以艳丽丝绸锦缎手工制作的蒙古袍为主。袍过膝,袍边、领口、袖口镶以金银花边,再缀以银质纽扣。蒙古袍下摆不分岔、宽大、领高,便于劳作、乘马。色彩方面,女性偏爱绿、粉红、湖蓝和印花,男性偏爱于蓝、棕色和印花绸缎。冬季多着羔皮。男性蒙古袍早年在袖口多有马蹄形护手,俗称马蹄袖,其作用在于为手部御寒。

饮食

     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、财富的源泉。日食三餐,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。

蒙古族日常食品大致分三大类,即肉食、奶食、粮食。一日三餐,两稀一干,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、奶食、手扒肉,晚上氽羊肉下面条、吃包子。以牛羊肉、乳制品、炒米为主。平时皆将生肉晒干,称“干肉”,可随时供食,可泡奶茶即可食用。牛、羊乳制成食品甚多,有奶、奶皮子、酪蛋子奶豆腐、奶茶、奶酒、奶酪及酥油等,皆极富滋养。牛,羊肉视为珍品,有客来时始宰牛、羊招待,而以羊背子、烤全羊为招待贵客之盛宴。

      烤全羊是蒙古族部普遍特有的具有浓郁传统的最大的一道菜肴,是待客中最高礼仪。烤全羊历史悠久。今羊肉吃法更多,有炸羊肉块、清炖、红烧、黄焖等。奶茶又叫蒙古茶,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,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;酸奶:即发酵后的马奶“其格”以及发酵后的牛、羊奶“塔日嘎”能散热止渴,且富有营养;奶酒,又叫蒙古酒。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、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。

住行

      古代蒙古族部主要住蒙古包,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,呈圆形尖顶。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。古时汉语称作“穹庐”或“毡包”。主要由木制支架和由木栅(哈纳)、撑杆(奥尼)、包门(额如和)、顶圈(套努)、衬毡(图古日嘎)、套毡及皮绳、鬃绳等部件围毡组成。

      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。役畜以马牛和骆驼为主,车辆为勒勒车。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。马,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凡是放牧、探亲访友、出外办事都需乘马。蒙古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,而且极耐粗放饲养,以忍苦耐劳著称。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。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。古代童叟均以马代步。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,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蒙古人熟识马性,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。

      勒勒车,古称“辘轳车”、“罗罗车”、“牛牛车”、“杭盖车”等,是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。这种车的轮子较高,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、五。轴轮多是用桦、榆、硬杂木而制成,车辕较长,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。它可以拉水、搬运蒙古包、运燃料、用于婚丧嫁娶,适应于草原、沙漠上通行。

婚礼

      蒙古族传统婚礼是一部完整的、有情节、有故事的套曲,它不仅是一部诗剧,也是一部史话、一部传说。它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。旧时蒙古族婚嫁礼节繁多,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婚姻习俗在逐渐改变,也有部分青年仍保持着浓浓的民族特色,婚礼仪程仍按婚姻习俗进行,但逐步向简朴的方向发展。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。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,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,腰扎彩带,头戴圆顶红缨帽,脚蹬高筒皮靴,佩带弓箭。伴郎、祝颂人,也穿上节日盛装。一同骑上马,携带彩车和礼品,前往女家娶亲。娶亲者至女家,先绕蒙古包一周,并向女家敬献一只“碰门羊”和其他的礼物。然后,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、美酒,向新娘的父母、长亲逐一敬酒,行跪拜礼。礼毕,娶亲者入席就餐。晚上,又摆设羊五叉宴席,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。次日清晨,娶亲者起程时,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。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。然后,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。

节庆

      查干萨日  自古以来,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、吉祥之色,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,故称春节为查干萨日,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,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,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。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。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,就非常重视过查干萨日。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、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,以待来访之客。节日期间,牧民穿着节日服饰,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、哈达,骑马、骆驼走群访户相互拜年。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。断断续续直到月底,此习俗保留至今。

      那达慕  意为“娱乐”之意,为传统集会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多在草场好、牲畜肥壮之年的夏、秋季举行。“那达慕”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、摔跤,令人赞赏的射箭,有争强斗胜的棋艺,有引人入胜的歌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举办的那达幕增添了文艺演出,电影放映,文体表演。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,同时保留了传统的体育项目,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牧民生活富裕,个人举办的那达慕屡见不鲜。

      敖包  蒙语“敖包”意即石堆,通常在行人经过较多的大路旁,是蒙古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祈祷、祭祀的场所。祭敖包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祈福活动。人们常常到敖包祈祷、还愿,病愈的人则在敖包上留一件患病时旧物,表明是敖包神压服了病魔。有的敖包兼有路标或界标的作用。路过敖包的人一般均下马下车,按顺时针方向绕着敖包走三圈,并在上面添加石块,同时祈祷许愿。日积月累,有的敖包可高达数米,底基周围可达十余米。每年在指定的季节,四方牧民会集敖包,焚香叩拜,献哈达,挂彩旗,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。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。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,又是一种娱乐活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敖包集会被迫停止。80年代后期,逐步恢复。如今不但保留传统项目,还增加赛歌、放电影、录像、物资交流等内容。

      篝火晚会 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。相传在远古时代,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,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,还可以驱吓野兽,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。于是,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。后来,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,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,傍晚,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,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,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,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,就形成了篝火晚会。

丧葬

      传统蒙古族的葬礼,传统的丧葬方式有天葬、火葬、土葬三种。

     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,又称野葬或弃葬。人死后,脱掉死者的旧服装,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,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,赶车急行,尸体掉在哪里,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。天葬后,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,不饮酒娱乐,路遇行人不寒暄,以示哀悼。

      火葬  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。为王公贵族、大喇嘛、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。普通人死后,多数不实行火葬,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,才进行火葬。火葬次日,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,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、江河,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,以示永远悼念。

      土葬  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。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,与汉族大同小异。人死后(或临终前),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,将尸体放在木板上,用哈达罩其面,等待入殓。入殓时,尸体不能见太阳,一般在黄昏时刻,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。停放在院内,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,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。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,其余子孙抬小头,有的拉在灵车上,有的一直抬到墓地。到达坟地后,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。埋葬时,死者的子孙和近亲,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,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,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。老年人去世,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。

禁忌

      蒙古族讳忌较多。解放以后,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,一些讳忌已逐步消失和改变。

      日常生活禁忌  蒙古人骑马、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,以免惊动畜群;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,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,忌外人进入;客人不能坐西炕,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;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、狗肉、白马肉;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,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;忌在火盆上烘烤脚、鞋、袜和裤子等;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、供殿时吸烟、吐痰和乱摸法器、经典、佛像以及高声喧哗,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。

      火忌  蒙古族崇拜火,火神和灶神。所以,进入蒙古包后,忌在图拉嘎上烤脚,更不许在图拉嘎旁烤靴子和鞋:不得跨越图拉嘎或脚蹬图拉嘎: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,摔东西,扔脏物: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。

      水忌  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,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,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。

      疫忌  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,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,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,相当于挂出了“闲人免进”的牌子,以示患者不待客。

      产忌  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,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,生男孩挂弓箭,生女孩挂红布条,客人见此止步。

祭祀

      蒙古族向有祭天、祭山、祭祖、祭火、祭敖包、祭石、祭河、祭湖、祭树等习俗,比较注重的是祭火、祭山、祭敖包。

      祭天  祭天是蒙古人古老传统之一。每年的大年初一日出前,家里长者领所有男女老幼到庭院中央,在招徕桶(Dalalgan solag)里装满新灰,插上三颗香。长者领头先朝日升方向开始磕头。接着,磕头四面八方。回到屋里,将酒肉食物的德吉敬献给图拉嘎中的火。还有,到农历九月九日,请孛额(萨满)祭天。基本程序也与大年初一相同。

      祭火  蒙古人的牧民、猎民十分崇拜火,蒙古族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,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。祭火分年祭、月祭。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,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、白酒、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,感谢火神爷的庇佑,祈祷来年人畜两旺、五谷丰登、吉祥如意。月祭常在每月初一、初二举行。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,如不能向火中泼水,不能用刀、棍在火中乱捣,不能向火中吐痰等 。

      祭水  祭水是蒙古人传统的自然崇拜之一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,到离家不远的河水(小溪)边,选择一个水深处,宰羊,煮肉。请邻近亲朋好友,大家一起向所祭水磕头,撒奠之后,要喝酒、吃肉。之后,将吃剩的骨头扔进水里。称“祭祀龙王”。有的地方受汉文化影响,把水祭改称“老爷祭”。

      祖先祭  祖先祭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之一。《蒙古秘史》称“也客薛 合扎鲁 亦捏鲁”。这种习俗沿袭到如今。每年到清明扫墓或除夕夜,蒙古人都要为祖先亡灵撒奠酒肉、布条。并向他们祈祷心愿。

      祭敖包  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,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。

      敖包是石堆的意思。即在地面开阔、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,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,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。

      届时,供祭熟牛羊肉,主持人致祷告词,男女老少膜拜祈祷,祈求风调雨顺、人畜平安。祭祀仪式结束后,常举行赛马、射箭、摔跤等竞技活动。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,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。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,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。 
 

在线客服

服务热线

400-0475-866
0475-8505888

了解服饰文化

定制部落服饰

获取更多资料

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