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共享平台

土默特部落

服饰

       土默特部服饰受到清代宫廷服饰的影响,形成了整洁雅致的特色。但从整个服饰的款式风格来看,依然保持着蒙古民族服饰固有的特点,颜色以蓝、粉、紫为主。

       男子在春秋或夏季头戴瓜皮帽,帽顶有吉祥结,并绣有图案。妇女在春秋或夏季均穿长袍,不系腰帯。

       已婚女子在礼节性场合外加对襟长坎肩。大部分穿蒙古袍,不配备穿靴子,而是穿布鞋,显示出从游牧文化渐渐的向农耕文化变迁的过程。

       男子长袍为立领,可有小对襟,右衽大襟,平袖,窄袖口,宽下摆,无开衩。袍服周边及领口镶多道库锦缎边,垂襟及下摆可无镶边。面料以棉、麻、丝、绸、锦缎和动物毛皮为主。颜色多为红色、黄色、蓝色和紫色。男子为短坎肩,短而肥,立领,对襟,左右开衩或不开衩, 坎肩周边镶窄边。面料以绸、缎为主。颜色多为红色、黄色、蓝色和紫色。

       女子长袍为立领,右衽大襟,平袖,宽下摆,无开衩,袍服周边及领口镶库锦缎边。面料以棉、麻、丝、绸、锦缎和动物毛皮为主。颜色多为红色、黄色、蓝色、粉色和紫色。女子为短坎肩,弧形立领,对襟,左右开衩,可无镶边。面料以绸、缎为主。颜色多为红色、黄色、蓝色、粉色和紫色。

饮食

       土默特蒙古人的饮食结构与生产发展紧密相联。早年游牧时期,土默特蒙古人的食物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,粮食很少。煮牛羊肉讲究八成熟最好,既鲜嫩可口又能充饥耐饿。饮料主要是奶茶、酸奶子、奶酒,并加工成各种奶食品,如黄油、奶皮、酪蛋、奶豆腐等,储存起来四季食用。

       土默特蒙古人转向农耕之后,开始种植糜黍、小麦和莜麦,食物变成以五谷杂粮为主。饮料也趋向清茶和白酒,只有逢年过节,才宰杀牛羊改善生活。

       近现代以来,随着食物的充足和品种的增加,土默特蒙古人食用猪肉、鸡蛋、蔬菜、水果的比例明显增多,冬春以土豆、白菜、胡萝卜为主。家家户户平时都做大烩菜,米面做成稀粥、酸饭、面条、馒头、烙饼。

       如今,土默特蒙古人在饮食上与汉族人基本相同,惟有喝奶茶泡炒米和爱吃牛羊肉还保持着传统习惯,但仍然不吃狗肉和马肉。

住行

       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。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,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。

       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。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,烟筒从天窗伸出。炉灶的周围铺牛皮、毛毡或地毯。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,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。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、板柜、板箱、方桌等,其特点是小、低,占地少,搬挪方便,不易损坏。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,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。而且室内空气流通(除天窗外,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,夏天可掀开通风,冬天放下保暖),采光条件好,冬暖夏凉,不怕风吹雨打。

       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,搬迁简便。

       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。役畜以牛马和骆驼为主,车辆为勒勒车。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。马,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凡是放牧、探亲访友、出外办事都需乘马。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,而且极耐粗放饲养,以忍苦耐劳著称。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。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。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,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蒙古人熟识马性,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。

       勒勒车,古称“辘轳车”、“罗罗车”、“牛牛车”、“杭盖车”等,是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。这种车的轮子较高,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、五。轴轮多是用桦、榆、硬杂木而制成,车辕较长,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。它可以拉水、搬运蒙古包、运燃料、用于婚丧嫁娶,适应于草原、沙漠上通行。

婚礼

       土默特婚礼是蒙古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,是土默特蒙古族文明礼仪的又一代表。

       提亲 首先从提亲开始,男子到谈婚论嫁年龄,家长要举行提亲仪式。男方家长邀请懂礼节、明事理的人当提亲人,也就是媒人。察哈尔蒙古人称为“扎古赤”。

       媒人选择合适的姑娘家之后,先给其家佛尊献哈达。然后向女方长辈敬献哈达并表明来意。女方长辈虽然接受哈达,但不会马上表态,要待日回话。男方媒人完成礼节,就返回等消息。

       女方长辈听从女儿的意愿,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向男方媒人回应。如果把哈达退回去,说明不能接受这桩婚事。没退回去,那就同意了,可以订婚。

       土默特蒙古人订婚叫“哈达铁毕胡”(放哈达),是姑娘的婚事已定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这一天,男方的媒人、未婚婿随几名懂礼节的人,带上哈达、全羊、礼品拜会女方父母、兄弟、叔叔、舅舅等亲属。女方家人热情迎接男方客人,并设宴招待。订婚是商定姑娘的聘礼。聘礼的轻重,因贫富之别而不同。但是首饰大耳环(蒙语叫绥赫)是男方必备的。

       送红帖:放哈达之后,男方就请喇嘛或先生根据两个孩子的生辰。

       跟姑娘:临近婚礼时,女方的亲戚朋友要招待出嫁姑娘的礼俗。

       茶宴(姑娘宴):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,女方家要设茶宴。对出嫁姑娘进行招待。蒙古语叫“柴拉哈”(意为用茶招待)。实际上不仅仅是喝茶,而是专为姑娘设隆重宴席,也叫“姑娘宴”。

       祝福新房:在土默特地区,婚礼前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。迎亲者和来宾都参加祝福新房仪式。祝颂人或司仪在新包的天窗上系好彩带哈达,坠绳上祭献奶食德吉。手捧哈达,从天窗中心顺时针转,并从门楣、乌尼开始颂念祝福词

       迎亲 迎亲队伍日出前必须到达女方家,出发时,还要为新郎佩戴弓箭撒带而且祝颂人高声祝福。

       接火仪式 迎亲队伍回到自己旗、苏木边界时,要迎接送亲队伍,举行“接火仪式”。男方的“胡达”用银碗向女方“胡达”为首的送亲人敬酒。他们接达酒之后向上天、山川、敖包“神灵”祭献德吉叩礼。大家互相敬酒,喝上几口,然后继续赶路。

       婚宴 土默特婚宴隆重而有序。双方的宾客分别入坐之后,婚宴开始。首先男方的嫂子们斟满酒从女方的“呼达”开始敬酒,表达欢迎之意。祝颂人在轻松欢快的“阿萨尔”音乐中高诵祝词。接着由男方父母用银碗向双方客人敬酒施礼。然后,新婚妇夫在嫂子的引领下向所有宾客敬献喜酒。婚宴上喝酒杯数按双方“呼达”商定行施。

       在土默特婚宴上要唱“圣歌三曲”、“敬酒歌”、“欢乐之宴”等土默特民间歌曲。还要演奏“阿萨尔”、“神奇的宝格达”等传统音乐。使宴会气氛隆重而热烈。

       敬酒之后,举行全羊宴,专人引领完成全羊礼仪,然后让大家尽情享用。婚宴结束后,送亲人(宿嫂或月嫂除外)返回前到新房向新娘辞行。如果有某种原因女方父母三天后不能前来探望女儿,送亲人代表女方到新郎新娘家作客,给女儿女婿赠送礼物,女儿女婿要设宴招待。

       探望女儿的人们临走时要在女儿的衣物上放块石头,寓意“出嫁的姑娘在婆家为贵,扔出的石头落地为重”。

节庆

       查干萨日 自古以来,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、吉祥之色,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,故称春节为查干萨日,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,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,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。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。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,就非常重视过查干萨日。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、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,以待来访之客。节日期间,牧民穿着节日服饰,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、哈达,骑马、骆驼走亲访友相互拜年。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。断断续续直到月底,此习俗保留至今。

       那达慕  意为“娱乐”之意,为传统集会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多在草场好、牲畜肥壮之年的夏、秋季举行。“那达慕”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、摔跤,令人赞赏的射箭,有争强斗胜的棋艺,有引人入胜的歌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举办的那达幕增添了文艺演出,电影放映,文体表演。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,同时保留了传统的体育项目,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牧民生活富裕,个人举办的那达慕屡见不鲜。

       敖包  蒙语“敖包”意即石堆,通常在行人经过较多的大路旁,是蒙古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祈祷、祭祀的场所。祭敖包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祈福活动。人们常常到敖包祈祷、还愿,病愈的人则在敖包上留一件患病时旧物,表明是敖包神压服了病魔。有的敖包兼有路标或界标的作用。路过敖包的人一般均下马下车,按顺时针方向绕着敖包走三圈,并在上面添加石块,同时祈祷许愿。日积月累,有的敖包可高达数米,底基周围可达十余米。每年在指定的季节,四方牧民会集敖包,焚香叩拜,献哈达,挂彩旗,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。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。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,又是一种娱乐活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敖包集会被迫停止。80年代后期,逐步恢复。如今不但保留传统项目,还增加赛歌、放电影、录像、物资交流等内容。

       篝火晚会 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。相传在远古时代,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,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,还可以驱吓野兽,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。于是,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。后来,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,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,傍晚,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,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,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,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,就形成了篝火晚会。

丧葬

       蒙古族丧葬仪式极简,最传统之葬法有二种,即野葬与火葬,多行火葬。凡是死老尸体先移至临时搭设房屋后请一,二名喇嘛一边念经,一边寻找合适的丧葬地方,并选一个丧葬方式,如果火葬把死者尸体送到预定地处,堆集柴木,上面放尸体进行火化等尸体焚毁后,拣出剩骨盛入小布包或小木箱,埋在土内,野葬时即脱去死者衣服,盛入白布袋,用驼、马等驮之,送到原定地处委弃即可,这样方式很少。

禁忌

       蒙古族讳忌较多。解放以后,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,一些讳忌已逐步消失和改变。

       做客  进蒙古包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,而要挂在马鞍上或立放于门外。进包要从图拉嘎左侧走,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,东侧是主人起居处,尽量不坐。如主人家有老人,不能从其前面走过,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。入坐时要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。进包后可席地而坐,不必脱鞋,不要坐在门槛上。敬老:青壮年与老人见时,不许衣帽不整,敞怀绾袖,不许醉酒。进蒙古包拜见老人要屈膝问安。不许在老人面前通过,不许坐其上位,不许坐卧失态或伸懒腰、打哈欠、打饱嗝、放屁等。在野外骑马或乘车遇见老人要下车、下马请安问好,得到允许后再走开。与老人骑马同行时必要老人行右侧,马头不许超前。如途中分路,须先行请示,准许后下马等老人走后方能乘马上路。若与老人同到人家,先接老人的马,拴好,并先去开门。老人进包未坐以前,须先铺好褥垫,双手捧碗端茶敬酒。如老人回赏酒时,要用双手接过酒杯,用中指沾酒抹在脑门上再将酒杯奉还。不能同老人一起用酒,也不能在旁平坐。老人互相谈话时,不要接话,称呼老人要称“您”,不许以“你”相称或直呼其名。

       火忌  蒙古族崇拜火,火神和灶神。所以,进入蒙古包后,忌在图拉嘎上烤脚,更不许在图拉嘎旁烤靴子和鞋:不得跨越图拉嘎或脚蹬图拉嘎: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,摔东西,扔脏物: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。

       水忌  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,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,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。

       疫忌  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,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,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,相当于挂出了“闲人免进”的牌子,以示患者不待客。

       产忌  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,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,生男孩挂弓箭,生女孩挂红布条,客人见此止步。

祭祀

       蒙古族向有祭天、祭山、祭祖、祭火、祭敖包、祭石、祭河、祭湖、祭树等习俗,比较注重的是祭火、祭山、祭敖包。

       祭天  祭天是蒙古人古老传统之一。每年的大年初一日出前,家里长者领所有男女老幼到庭院中央,在招徕桶(Dalalgan solag)里装满新灰,插上三颗香。长者领头先朝日升方向开始磕头。接着,磕头四面八方。回到屋里,将酒肉食物的德吉敬献给图拉嘎中的火。还有,到农历九月九日,请孛额(萨满)祭天。基本程序也与大年初一相同。

       祭火  蒙古人的牧民、猎民十分崇拜火,蒙古族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,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。祭火分年祭、月祭。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,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、白酒、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,感谢火神爷的庇佑,祈祷来年人畜两旺、五谷丰登、吉祥如意。月祭常在每月初一、初二举行。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,如不能向火中泼水,不能用刀、棍在火中乱捣,不能向火中吐痰等 。

       祭水  祭水是蒙古人传统的自然崇拜之一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,到离家不远的河水(小溪)边,选择一个水深处,宰羊,煮肉。请邻近亲朋好友,大家一起向所祭水磕头,撒奠之后,要喝酒、吃肉。之后,将吃剩的骨头扔进水里。称“祭祀龙王”。有的地方受汉文化影响,把水祭改称“老爷祭”。

       祖先祭  祖先祭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之一。《蒙古秘史》称“也客薛 合扎鲁 亦捏鲁”。这种习俗沿袭到如今。每年到清明扫墓或除夕夜,蒙古人都要为祖先亡灵撒奠酒肉、布条。并向他们祈祷心愿。

       祭敖包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无限崇拜大自然,始终将自己的一切行为与大自然达成完美的和谐统一。草原上无数大小不一的敖包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产物。蒙古族离开故土游牧迁移的时候总要携带一抔不土一块石,将其埋在落脚之处地形最高的山上,并建立新的敖包加以供奉。一年一度的供奉敖包的目的:一是对“蓝色信仰”的长生天祭祀;二是对“绿色事业”的万物神灵进行安慰并祈求风调雨顺、人畜安宁、盛世太平。黄教传人蒙古地区后,增添了哈达、禄马、旗幡等饰物,并在所有“风水”之地都建起了不同类型的敖包。祭敖包,一般分为红祭、白祭、火祭、玉祭四类。红祭,就是杀羊宰牛,向敖包献牲;白祭,就是将奶酒鲜乳之类祭洒于敖包之前;火祭,就是在敖包前燃起柴薪,将肉食、奶食象征性地投入火中焚烧;玉祭,就是将珠宝或硬币之类撒到敖包顶上。

       土默特草原上的祭敖包活动,一般在农历五、六月间举行,内容是祈求草原风调雨顺,人畜平安,幸福安康。祭敖包盛会上,还要举行男儿三项竞技比赛。即:赛马、摔跤、射箭的角逐。这也是草原牧区大型的娱乐联欢盛会,人们聚在一起,尽情地歌舞欢乐,特别是未婚男女青年借此良机,相约结伴,憧憬美好的未来。

在线客服

服务热线

400-0475-866
0475-8505888

了解服饰文化

定制部落服饰

获取更多资料

官方微信公众号